第八次教师午餐会顺利举行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21-01-05

本网讯(通讯员 田宇曦)2020年12月31日中午,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在振华楼B107报告厅举办了第八次教师午餐研讨会活动。应用心理学教研室严瑜老师作了关于“看不见的不公平: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消极互惠”的主题报告。学院20余名老师参与此次午餐会活动。

在深入讲解主题之前,严老师简单介绍了负性行为概念和消极互惠的概念。强调职业健康心理学是关注工作场所的负性行为的心理机制,并指出界定工作场所的负性行为的三个标准:即,是否违背了行为基本标准备、是否伤害了组织成员和组织、是否同时伤害组织和成员。

严老师点明,工作中的模棱两可、违反职场相互尊重的原则和强度较小是工作场所中不文明行为的三个主要表现,并介绍了感恩行为、报复行为、以怨报德和以德报怨行为,这四种消极互惠的行为。

接着,严老师聚焦于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螺旋效应本质、起点、临界点和泛化效应的研究,讲解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消极互惠效应。首先,他介绍了Andersson和Pearson的螺旋效应理论,强调螺旋效应的本质可以定义为一方实施不文明行为,而另一方感知不文明行为,经过积累和升级,在整个职场造成不文明行为。其次,他介绍了学者们对职场不文明行为的出发点和诱发因素的研究成果,指出不文明行为的教唆者和受害者受到环境因素、认知因素和行为的影响。再次,严老师介绍了相关学者对职场不文明行为临界点的恶化升级的螺旋效应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当组织及其成员不从事工作或经历高度不文明行为时,更容易对其实施反生产行为。而且从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工作场所的不文明行为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心理健康,从而导致职业慢性病和健康不良。最后,严老师介绍了相关学者对职场不文明行为泛化效应的研究成果。他指出,双方都会影响旁观者和整个组织的氛围,造成组织的不文明行为,工作场所的不文明行为也对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造成影响。强调旁观者在目睹不文明行为时会产生道德情感,从而对教唆者和受害者产生不同的道德行为反应,当第三方对不文明行为愤怒或幸灾乐祸时,也会导致不同的道德行为反应。并介绍了不文明行为的溢出效应,强调当事人在工作中经历的不文明行为越多,家庭关系越融洽,当事人在家庭中遭受的不文明行为也会影响其工作绩效。

报告的最后,严老师指出,我们可以在内部提升中从当事人的自尊、心理资本和外部干预等方面提升温暖友好的人格、专业能力和合作能力,开展积极文明的干预,有效地降解和弱化不文明行为。

(编辑:邓莉萍     审稿:严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