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一生与智慧同行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09-13
在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2015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院长 吴根友
各位新同学,下午好!
欢迎你们来到哲学学院,感谢你们选择了哲学学院,也祝贺你们在众多的专业领域选择中,做出了比较好的选择。
很遗憾的是,今年你们来到哲学学院时,我们所在的大楼正处在维修之中,外在的景观不是很好看,但这丝毫不影响你们的学习。如果你们在座的当中,有人喜欢思考宇宙、社会、与人生问题,则从这维修的现象中可以发现很多哲学问题。一个人生病了,到医院去看病、打针、吃药,甚至要动手术,那是生命的维修。一个社会及其具体的组织部门,时间长了,需要改革、调整,那是社会与组织的维修。道路要维修,汽车要维修,人际之间的感情、关系都需要维修。因此,“维修”作为一种生活与生命的现象,事实上是一种普遍的状态。因而也可以是哲学思考的问题。
事实上,当我们从普遍性的角度来思考宇宙、社会、人生、个人的心灵诸问题时,哲学也因此而产生了。在座的诸位当中,在来到哲学学院之前,可能有些人已经在网络上,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已经对哲学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同学,在高中阶段的政治课中可能也已经接触了一些哲学问题,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与辩证法等思想。但对于何为“哲学”这个大问题,多少还是有一些好奇与疑惑,因为哲学这门学科并不像文学、历史、法学、经济学那样自明。我们的院训给哲学提供了一个思维的疆域:爱智、求真、向善、致美。但这种描述性的哲学规定,其实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清晰的定义,至多给了一个关于哲学王国的地图,而爱智、求真、向善、致美的具体内容,究竟意义为何?还需要花更多的笔墨去解释。这种解释,既要回到自古希腊与中国先秦以降的不同哲学家的哲学论述之中,还要更进一步阐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哲学家或哲学流派,他们为何是这样或那样地去定义哲学。因此,哲学的学习一定离不开哲学历史的学习。
不过,通过哲学史的途径学习哲学,还只是哲学学习的必要途径之一,并不是哲学学习的全部。哲学区别其他学科的地方还有另外的一些极其重要的特性,那就是不断地审视目标的正确性与方法的正确性。大家来到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的方法很多,有乘高铁的,有坐飞机的,也有父母或朋友驾车送来的。但几乎没有人是徒步走到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来报到的,除非你家就在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之中或附近。徒步其实也是可以到达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的,但在今天交通便利的时代,没有人会选择这一相对不正确的方法。做任何事情,选择那个时代所能提供的恰当方法,就是哲学要不断审视与追问的问题。而对每个时代重大的问题能提出相对正确的方法,指引出正确的目标,就会成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哲学。因此,philosophy king,或者说圣王,就成为古典哲学的精神梦想。
正确的方法很重要,但正确的目标相对而言更重要。南辕北辙的寓言故事大家可能听说过,目标错了,即使是一匹千里马,也不能达到目标,只能会与目标更远。因此,哲学这门学问,说得简洁些,就是要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凡人能懂得这个道理,那他就懂得了哲学的真谛。当我们说对某一个问题懂了,在中国传统哲学里就称之为“知”,此“知”是关于“何为哲学”之知,但要把这种间接的哲学之“知”运用到人生每一件具体的事情上,那还要另一种工夫,这种工夫在中国传统哲学里就称之为“行”。“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一贯的主张,也是一种可欲的人生态度。这种哲学主张与人生态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就可以称之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冯契先生的话说,就是“化理论为德性,化理论为方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是一种极其抽象的哲学原则,这种原则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当中,并能大体在自己的一生中都能践行这一原则,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获得了人生的智慧,或者说,我们是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度过了我们的一生的。因此,何谓哲学?就不只是一个关于定义的问题,用一个命题清晰、准确地表述出来的智力活动,更重要的是在我们的人生实践中去运用哲学的智慧。马克思曾经批评他以前的哲学道:以往的哲学都是在解释世界,问题的关键是要改造世界。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改造世界呢?中国的先贤孔子说的一段话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为什么强调“乐之者”?这即是说,我们对一件自认为是正确的事情,不能停留在知道的层面,也不能仅仅停留在感情层面的喜欢上,而应当内化为一种自愿的、无怨无悔的人生意志,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计得失。这就是乐此不疲。
因此我希望,在座的所有新同学,不是首先去思考在未来如何找到一份好的工作,而是要思考选择一种什么样好的人生?至于究竟是成为哲学家或者是哲学教授、企业家或者政府官员,或者其他类型的人,都是次要的。选择一种好的人生,就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定义一种好的哲学,就是把自己放在追求智慧的人生途中。这样的人生,不一定就能直接地称之为智慧的,但我们可以很自豪地说,我一生乐于与智慧同行。乐于一生与智慧同行,这就是我今天送给大家的见面礼。(2015年9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