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步留履痕 韶华绿新芽(湖北日报)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4-10-21

——陶德麟《学步履痕》赠书仪式暨“青年与时代”座谈会侧记

(湖北日报讯)17日,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我省首批荆楚社科名家、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资深教授陶德麟先生《学步履痕》一书赠书仪式暨“青年与时代”座谈会在汉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出席并讲话。上述诗句为陶先生今夏之作,刊发在《学步履痕》一书开篇,感念师恩之情与感怀韶华时光之意跃然纸上。

尹汉宁指出,陶德麟先生的《学步履痕》内容珍贵,传递了丰富的精神文化养料。透过本书,青少年时期的陶先生表现出的严谨治学态度以及忧国忧民情怀,让我们思想深处受到触动。他强调,要向青少年推广介绍《学步履痕》,将其运用好、转化好,把透过这本书传递的精神文化力量承接好、运用好。

座谈会上,陶先生介绍了该书整理出版情况,回顾了自己求学成长经历。他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和根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深厚土壤。青少年要在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发挥应有作用。

武昌实验中学、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承载着陶先生求学、治学的韶华时光。来自两所学校的学者及青年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畅谈阅读该书的感动与收获。本次座谈会由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曾婕主持。《学步履痕》是陶德麟先生中学作文与读书笔记影印选本,真实记录了一位大师的成长足迹、爱国情怀和学习态度。

探寻大师的德艺本根(序)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尹汉宁

陶德麟先生是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师,是学术界同仁敬重的长者和智者,还是一位具有使命感的教育家。前段时间,省社科联了解到先生保存着60多年前初、高中作文和读书笔记的部分原件,如获至宝,提出影印出版,以期启迪青少年。先生初未应允,后感盛意难却,方予支持,并嘱我为其作序。我一方面感到蒙先生高抬,很荣幸;另一方面,又深感不安,担心力所难及。

承载着先生的重托,我谨小慎微地翻阅了那300多页发黄的纸,细细品读用端正的小楷写成的文字,深深地领悟到了那个时代,一个翩翩少年所具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所能达到的伦理道德高度。

这部影印本共收录了先生初、高中时期的读书笔记23篇,作文43篇。其笔记涉猎经史子集,如四书五经及《老子》、《庄子》、《淮南子》、《史记》,以及其他大量古文、古诗词,内容广泛,笔录工整精致。据先生回忆,这只是当年课外阅读所留下的部分记录而已。其作文,写景则纯净隽永,论史则纵横开阔,评事则意气充盈,说理则精警畅快。在自然、清新、豪迈的文字中,尽显真挚、活泼、激越之童心,方正、仁厚、大义之人格,以及纵横古今的开阔视野、救国救民的强烈使命。文中,老师的圈点随处可见,或关涉遣词,或关涉书道;文尾,老师评价甚高而又精当。既反映老师提点的认真仔细,也流露出师长对才俊的钟爱。

60多年前留下的这些珍贵文字,给我们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诸多的启迪,比如,要重视修身修心,养徳养性,熔炼茁壮之人格;要志存高远,涵育效力社会之家国情怀;要博学多识,深厚学养之积淀,等等。同时,我们也深深地感悟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继五千年中华文化之根脉,是今人尤其是青少年必须背负的历史使命!

我十分敬重陶先生的为人治学。由于工作关系,我也有一些机会向先生请教,每每受益匪浅。2013年,先生以80多岁高龄,亲自撰文倡导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引发全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大讨论,其担当与锐气,其思想深刻与机敏,有如风华正茂的年青理论工作者。先生在高中作文《青年与时代》中曾写道,青年非关年龄,“有80岁的青年,也有20岁的非青年”。如今,先生仍是一位始终“与时代竞走”的“80后”。衷心祝愿陶先生健康长寿、青春永驻!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曾婕

《学步履痕》一书的出版发行,对于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对于引导老师孜孜不倦、润物无声,对于引导学生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有着积极意义。这本书既是珍贵的文化财富,更是宝贵的精神食粮。初读此书,至少给我们这样几个启示:

第一,希望在远方,道路在脚下。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有志向、有抱负、有追求,但梦想的实现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踩在坚实的土地上。陶先生《学步履痕》中的每一篇文章、每一段笔记以及工整隽永的蝇头小楷,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学习态度决定未来的长度,积累厚度决定成才的高度。

第二,贡献有大小,价值无高低。《学步履痕》书中,陶先生中学时的老师在他作业本上圈圈点点和精到批语,让我们由衷地感动和钦佩。老师们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在默默无闻的平凡中彰显出崇高的师德。正如陶先生所说的那样:“一个高水平的中小学教师对一个民族的作用之大是无法估计的。”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当今时代需要和呼唤更多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辛勤耕耘、播种未来的好老师。

第三,文化需传承,文德要坚守。文化传承中必须坚守文德。陶先生说,为学之道,首在为人。要有忧国忧民之热忱,关怀人类之激情,追求真理之渴望。让我们用陶先生的箴言共勉,让每一位学者在为学之路上都具有世界胸怀、时代眼光、民族特色、个人风格,构筑起绵延不绝的中国文化这道万里长城。

稚嫩中蕴藏思想火花

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国学院院长 郭齐勇

《学步履痕》收录了先生中学时代的几十篇读书笔记与作文,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教育水准,也反映了先生个人的学思历程。

细细品读这些作品,稚嫩中蕴藏着思想的火花,感悟中折射出时代的精神,反哺经典中不乏理性的训练,规矩方圆里透露了他个人的个性和灵魂。

我读先生高二时的作文《游武汉名胜记》,惊异于先生当年的少年老成。我国历代游记中不乏美文,先生的《东湖记》、《黄鹤楼记》显然脱化于传统游记名篇。由景物的描绘到情志的抒发,绘声绘色,情景交融。特别是在淋漓尽致地风景描绘后,先生笔锋一转,寥寥数语,感时伤神,画龙点睛,讽喻了时代悲剧,令人热泪沾襟。两篇游记的背景是在内战迫近,民生维艰的时代。老师判此文成绩为甲上,评语曰:文如斲轮老手,无懈可击,而情韵悠扬,令人神往。

本书除了反映陶先生个人的学识与智慧之外,我们也可以了解当时的中学教育体制、程度和特色。老师们的批解与评点,反映出教师的水平与敬业精神。一个中学生的作文和笔记涵盖经史子集,特别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也反映出当时的教学、教材内容及学生们的国学素养。

我们究竟应当让幼儿园的孩子、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学什么?应当如何教,如何学?这本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国文与国学是教养,是文明,学校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应加强。

忠毅勤朴”校训的践行者

武昌实验中学校长 董有建

陶先生是学界领袖,曾主政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一生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其影响早就跨越了国界。陶先生能取得如此骄人成就,得益于青少年时期在求学路上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勤奋踏实、多遇良师。《学步履痕》生动再现了那位求学于武昌实验中学的翩翩少年、青年才俊,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关心国事,思考当下和未来,感悟生命的上佳习作。那结构严谨、用笔圆熟、大方隽秀,力道内敛的小楷,很难想象出自一位少年、青年之手;那行云流水的文字,感情充沛,如在目前;习理论文、独出机杼。那深厚而扎实的文学功底令当今中学生、大学生乃至于研究生汗颜不已。

教育的大境界正如北宋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要实现这一宏大抱负,少壮须努力,心怀大目标,忠毅和勤朴,百折亦不挠。陶先生是武昌实验中学“忠毅勤朴”四字校训的忠实践行者,少年的根深,始现壮年的叶茂,乃至于誉满学界后的蓊蓊郁郁,卓然巨木。

德行与学业并重

青年学生代表 邹小舟

当我翻看陶德麟老师初高中习作之后,作为大学生的我自愧弗如。仔细读来,发现陶老师的这些笔记、作文多涉传统典籍,而今我已经接受了近三年系统的国学教育,却依旧觉得文章涉猎之广,见解之深,值得我们学习玩味。

这些关涉先秦诸子,诗词歌赋的册页中,潜藏着中国文化基本的价值理念,而陶老师在初高中时期就积淀了如此深厚的学问素养,特别是道德的、文化的素养。这些正是我们当代学子所欠缺的。而今有机会去了解、目睹老一辈学人的求学印迹,恰可以使我们青年学子知道如陶老师一样的学人当年是学习些什么,怎么样学习,怀着怎样的心态学习的。

德行与学业并重,使命与责任在肩,或许是我阅读陶老师《学步履痕》后最深切的感受。时间虽然已过去几十年,陶老师曾经的经验依然有着传承与借鉴意义。书页批语已经斑驳模糊,家国社会也已翻天覆地,然而,每一位华夏青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不应改变,“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志向不应改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不应改变。

《学步履痕》自序

陶德麟

人们往往是“悔其少作”的。我已年逾八十,为什么会把自己十几岁的习作拿出来影印出版呢?这需要做点说明。

我中学时期的各科作业本来是全部保存的。“文革”期间曾被洗劫一空。我父亲的手泽,包括他的诗文楹联手稿、他对我手抄唐诗的批注和对我诗词习作的批改也未能辛免。这些文稿十年不见踪影,也未从奢望过失而复得。“文革”结束后,一位曾在我的“专案组”工作过的好心人在一堆已被当成废纸的材料中发现了我中学时期的作业(语文、数学、化学、历史、地理,还有周记),还给了我。虽已零散不全(例如我的高中一年级作文和英文、物理作业等等就丢失了),我还是喜出望外。也许是敝帚自珍吧,我藏诸箧笥,无非是想留给儿孙作为纪念,也让他们知道我们这辈人当年是怎样学习的而已。除了2010年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为庆祝我80岁生日出版《陶德麟先生的学术人生》一书时选刊了其中的几篇外,这些东西只有极少数亲友在闲话往事时翻阅过。

2013年1月,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国学院院长郭齐勇和副院长徐少华、于亭来我家谈及现在青年学生的语文教育和国学教育时,偶然看了我的中学语文作业,建议影印出来供国学院和国学基地班的学生作为参考资料。当时我觉得拿不出手,辞谢了。2014年1月,省社科联党组书记曾婕来我家也谈到现在青年学生的语文基础训练不够扎实和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陌生的问题。她看了我的这些“少作”,认为对当前青年的语文教育和国学教育有启发作用,当即决定由省社科联安排影印出版。她的建议与郭齐勇、徐少华、于亭教授一年前的建议不谋而合,也打消了我的顾虑,于是我不揣浅陋,欣然从命了。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听了曾婕的汇报后,大力支持,在百忙中亲自审读了原件,并应我的要求拨冗作序,用毛笔书写成篇。序中对我的揄扬我愧不敢当,只能视为鼓励;但我理解汉宁同志的着眼点在于提供一点实物,以彰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继五千年中华文化之根脉,是今人尤其是青少年必须背负的历史使命”。用意之深是非常令人感动的。

我是1943年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恩施考进湖北省立实验中学初中一年级的。那时的恩施县城是战时的省会,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校舍是五峰山顶一个破旧茶厂的几间木房。老师和学生晚上用的都是没有灯罩、冒着黑烟的油灯。学生每天清早要下山到清江河边用河水洗脸。没有餐桌,大家都蹲在操场上进餐。我们吃的是玉米粥、混合饭(七成糙米加三成玉米)和青菜辣椒;穿的是用再生棉粗布制作的校服。连英文、数学的作业也只能用毛笔写。到1944年我们从五峰山迁到舞阳坝的新校舍,有了用竹编泥糊的墙盖成的教室和宿舍,就算是大为改善了。

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全校师生的爱国热情却炽烈如火,抗战胜利的信念坚如磐石,乐观向上的情绪弥漫全校,书声琅琅,弦歌不辍。除了发奋学习之外,我们还在张影波老师的指导下组织过抗日合唱团,排演过歌剧《流亡三部曲》。学校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的教育抓得很紧,老师们对学生的课业要求非常严格。以语文为例,那时的涂润躬老师和屠博文老师不仅教我们读了鲁迅、冰心、叶圣陶、朱自清等当代名家的一些作品,还教我们读了一些古文名篇和古典诗词,要求我们能背诵,能译成白话文。

老师对学生作业的批阅一丝不苟,连一个错别字或写得不规范的字也决不放过,不妥帖的句子也必定加以修改,对全篇还要打出严格的分数。以语文为例,为我们授课的老师是魏其巍(曾在蓝田师范大学受教于钱钟书先生)、罗书慎(著名国学家罗峻教授的女儿)、贺良璜(字敏生,著名诗人)先生这样学养深厚的名师。他们讲授的内容涵盖了从周易到诸子百家,从古文名篇到唐诗宋词的诸多经典。他们鼓励学生学会用文言文写作。我的高中作文中有一半以上是文言文,虽不过是孺子之见,文字上还是通顺可读的。这固然与我家庭的教育有关,但也与老师的教诲和引导分不开。这次选入本书的国文笔记,是当时我在课外时间做的。虽是一鳞半爪的东西,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们那一代人在少年时期学习语文和国学的经历。

时隔六七十年,现在我虽已83岁,但还能背诵当时读过的一些古文和诗词,能唱以《礼记·礼运·大同》篇为歌词的歌曲,也能写文言文和格律诗,这显然得益于少年时期的训练,我自己觉得那些时间精力没有白费。

时代不同了,我并不认为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应该亦步亦趋地照搬我们当年的学习方法。但学习毕竟有它的共同规律,过去的经验也有值得传承借鉴的东西。这就是我不避讥嘲,同意刊印这些雪泥鸿爪似的东西供青少年同学们参考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