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李宗桂教授来我院讲学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6-06-08

2016年6月6日上午,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所长、哲学系博士生导师李宗桂教授应国学院与哲学学院邀请,在哲学学院大报告厅作了题为《从“调均”看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主持。

李宗桂教授的演讲共分四个部分:一、“均平”与“调均”的内涵;二、先秦“均平”思想;三、“调均”思想的儒学化;四、“调均”思想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首先,李宗桂教授阐明了“调均”一词的内涵,即调节均衡。在语义和实际操作上,“调均”与“均平”本是一致的。下层民众以“均平”为思想武器,表达公平、公正的诉求;统治者也会在一定时期内实行“均平”政策,以避免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但在一定的历史语境中,“均平”极容易被曲解为平均主义甚至绝对平均主义。相较之下,“调均”则没有这方面的流弊,能更好地反映均平或调均思想传统的本来面貌。

其次,李宗桂教授梳理了先秦诸子的“均平”思想。他指出,最早提出“均平”思想的是孔子:“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晏子春秋》则直接提出了“均贫富”的命题:“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此外,《国语》有“若布德于民而平均其政事,君子务治而小人务力”的观点,《墨子》有“分财不敢不均”之说,《韩非子》提出要“论其税赋以均贫富”,《荀子》讲“以礼分施,均遍而不偏”。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均平”思想不限于儒家,乃是诸子百家共同的理论资源和思想传统。

再次,李宗桂教授探讨了“调均”思想的儒学化。他指出,儒家学者以大同思想为价值引领,以仁爱思想为内核,以中庸思想为支撑,实现了“均平”思想系统化、持久化论述,其显著代表就是汉代的董仲舒。董仲舒立足于汉代社会发展实际情况,直面“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实问题,提出以更化、调均、善治为核心的仁政德治思想。“调均”就是从经济着手解决社会问题,是一种强调公平的施政理念。其核心是:“圣者……制人道而差上下也,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董仲舒的“调均”思想,是在承认等差的基础上强调相对均衡。“调均”的目的,就在于构建“各安其分、各得其所”良性社会秩序,从而实现大同世界的终极理想。董仲舒的策论是从治国理政的角度强调“调均”的。

最后,李宗桂教授还谈到了“调均”思想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从治国理政的层面来看,“调均”思想起到了防止贫富两极分化,引领统治者践行中道、实现和谐的作用。从下层民众的角度来看,“调均”思想赋予了他们反抗压迫剥削的思想武器。从文化传统的构建来看,“调均”思想是儒家仁爱、仁政、中和等核心价值理念的丰富和落实,体现了儒家的公平观,促进了公平意识的增长。“调均”思想的现代价值则包括三个方面:一、有利于理性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二、有利于提升文化意识,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三、有利于防止和解决两极分化,构建和谐社会。

讲座结束后,李宗桂教授还与听众进行了深入交流。 (国学院 王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