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特里尔大学苏费翔教授来我院作报告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5-03-13

苏费翔_副本.jpg

3月9日上午,著名汉学家、新澳网官方网站(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官网客座教授、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主任苏费翔(Christian Robert Soffel)教授应邀来我院作了《从宋儒的角度论郑玄“慎独”说》的精彩报告。吴根友院长主持了报告会。邹元江教授、秦平副教授和陈晓杰老师以及历史学院的陈曦副教授出席。

苏教授首先从《中庸》首章入手引出“慎独”说:“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苏教授认为可以对“其所不睹/不闻”作两种不同的理解:(1)被他人所不睹不闻;(2)被君子所不睹不闻。关于“独”也可以作两种不同的理解:(1)君子独居(他人看不到君子的场合);(2)君子独知(只有被君子感到之事)。对于(1)的解释皆可理解为“不愧屋漏”,但是(2)中的“君子不知”、“君子独知”则可以作不同的理解。

“慎独”说《大学》里也有一种表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此处的“独”苏教授认为可以有三种解释:(1)君子独居;(2)君子独知;(3)独≈中(这种解释还没有足够的文献能佐证。)。

《十三经注疏》里郑玄注“慎独”说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也。君子则不然,视之无人,听之无声,犹戒慎恐惧自修正。是其不须臾离道。”苏教授认为郑玄在此所说的“其所不睹/不闻”意为“被他人所不睹不闻”。通过郑玄对“故君子慎其独也”的注解,我们可以得知“独”在郑玄那里意为“君子独居(他人看不到君子的场合)。但是看朱熹在《中庸章句》中对”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的注解“……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却不能得出朱熹关于“其所不睹/不闻”的明确看法,只能说在朱熹的注解中兼具了被他人所不睹不闻和被君子所不睹不闻两种理解。但在《中庸或问》的注解“是以君子戒慎乎其目之所不及见,恐惧乎其耳之所不及闻……其所不睹不闻者,己之所不睹不闻也”里,却能够看出朱熹关于“其所不睹/不闻”是有自己的明确观点的:“被君子所不睹不闻”。关于朱熹对“独”的解释,苏教授引用了朱熹在《中庸章句》、《大学章句》以及《中庸或问》中的注解,但是这些注解都没有明确指出朱熹比较倾向于被他人所不睹不闻,还是被君子所不睹不闻。不过陈栎在《大学翼真》中讲“新安陈氏曰:‘己所独知之地,地即处也。此独字指心所独知而言,非指身所独居而言。’”可以论证朱熹的看法。

苏教授不但分析了中国不同时代的人关于“慎独”的不同理解,他还通过比较中外学者用外文对“慎独”说翻译的差异,看出不同国家的人们对“慎独”论的不同看法。

苏教授还介绍了过去学界比较陌生的关于郑注的另一个版本《礼记集说》160卷本,这是宋代著名礼学家衛湜所编,在这里面记载了与郑玄在《十三经注疏》中不同的注。《十三经注疏》中为“虽视之无人,听之无声……”,而《礼记集说》中为“君子虽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苏教授就《礼记集说》是否可靠在作出了自己的论证的同时,夜指出“视之无形,听之无声”是一个对句,与道家的文献《庄子》、《淮南子》、《素问》、《白虎通》中的“视之无形”是一致的,而“之”字可以理解为“冥”、“鬼神”而不是“人”。由此可以说明郑玄与道家是有关系的,起码受到道家的影响。如果从道家的角度来看《中庸》、《礼记集说》的话,“之”字或许可以理解为“道”。苏教授又进一步分析了郑玄与朱熹对《曲礼》中“……听于无声,视于无形……”理解,认为“之”字可能指“隐形的父母”。

最后苏教授指出朱熹把“戒慎不睹、恐惧不闻”与“慎独”分为两段,但是卫湜认为“当讲朱文公中庸章句以‘戒谨其所不睹、恐惧其所不闻’,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为两事……今观郑注已具斯旨。”由此看来朱熹也许受到郑玄的影响。

邹元江教授主持了接下来的讨论,并对苏费翔教授的报告作了精彩的点评。苏教授对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提出的问题一一做了清晰的解答。

(刘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