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聂敏里教授来我院讲授“中西文化比较的方法论”
点击次数: 更新时间:2019-04-23
本网讯(通讯员:由煜堃)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聂敏里教授应邀来我院访问,并于4月19日上午9点在我院B214报告厅做了题为“中西与古今——中西文化比较的方法论再思考”的讲座。讲座由我院外国哲学教研室杨云飞副教授主持,学院4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聂教授首先介绍了历史上三种进行中西文化比较的路径:中体西用、西体中用与中西互为体用,指出了这三种路径产生的前提是它们预设了“中西文化是两种独立而异质的地方性文化传统,它们的差异是根本的,而它们的相似或互补之处是局部的和外在的”这个观点。然而这个前提忽略了文化比较中必不可少的时间参考坐标的因素。因此以上三种路径在对中西文化比较时没有把它们各自放入彼此对应的时间序列中比较,这就导致了这三种路径其实是在用古代的中国文化与现代西方文化作比较。他指出,正确的中西文化比较方式应该是把古代西方文化和古代中国文化相比较,现代西方文化和现代中国文化相比较。聂教授认为,相比于中西文化的差别,更重要的差别是古今文化的差别。如果把中西文化放在相同的时间序列中比较,就会发现二者的相同之处多于差异之处。
接着,聂教授介绍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前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明末清初利玛窦等传教士来华开始,到1715年礼仪之争停止。此时西方世界处于15-16世纪文艺复兴刚刚结束的时段,因此这一时期的西方文化仍处于古典文化类型。利玛窦等人译介的西方哲学经典多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人的著作,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上述观点。在这一阶段的交流中,无论是西方学者还是中国士大夫,他们看到的更多是中西文化中的相同或相似之处,而非二者的差异。例如,利玛窦等人的书信等著述表明,他们认为自己接触到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具有诸多相似之处。与此同时,李之藻、徐光启等人也认为,在西方的科学技术、伦理道德中,同样能够发现许多与中国古代文化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既包括基本宇宙观,同样也包括伦理道德观念。
中西文化交流的第二个阶段从清末西学东渐开始,到上世纪60年代停止。此时西方文化经历启蒙运动洗礼后已经完成现代化转型。从保留下来的文献中可以看出,这一阶段初期入华的西方学者译介的虽然仍属于西方古代经典范畴,但随后即逐渐开始介绍西方文化的现代经典。严复在1898年至1909年这十余年间翻译了大量西方近代哲学著作,这标志着中国知识分子已经开始了解现代西方思想。但是由于清末民初中西文化交流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它是伴随着坚船利炮进入中国的,体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特征,并且是为现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提供服务的。双方的文化交流不再像明清之际那样是以平等对话的方式,而是被自然地置于了民族对抗、民族冲突的模式之中。聂教授说到,中国作为后发的现代化国家的事实,导致中国在此阶段的文化具有防御性、排外性的特征。此外,二十世纪的西方处于启蒙主义衰退的时期,西方文化也趋于保守,中国也受其影响而表现为保守主义的文化类型。在某种程度上,也正是这一阶段的中西文化交流导致了“中西文化具有根本差异”的观点,此时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交流,本身就存在时间上的错位。
据此,聂教授认为,如果把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古代文化进行比较,或者把中国现代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比较,那么二者的相似之处必然大于其差异。聂教授选取了天人合一、气、阴阳三个概念来论证中西古代文化的相似之处。就天人合一的概念而言,西方有亚里士多德“技术摹仿自然”的思想,中国古代也有“人的作用是在参赞自然完成它自己”的表述。就气的概念而言,中国古代存在以张载为代表的气本论思想体系,而以泰勒斯为代表的早期希腊宇宙论中亦有气本源的学说。对于阴阳的概念,在老子道德经中42章中有“负阴而抱阳”的表述,而阿那克西曼德亦有类似的气包裹着火的思想。
在讲座的最后,面对同学们的热烈提问,聂敏里教授对同学们有关保守主义的内涵、中西古代文化相似的必然性、古代概念的范围、中西文化平衡等问题作出了回答。
(编辑:邓莉萍 审稿:刘义胜)